匠心铸就大国重器

发布时间: 2024-04-05 19:22:23 hth会体会官方网页版
  • 产品参数

  1月16日,宝鸡拓普达钛业有限公司机加车间,工人手拿游标卡尺在测量加工件厚度。这时,一个身影走过。车间主任石国平介绍:“这就是大国工匠刘湘宾。刘师傅退休后,被企业聘请来指导技术。”

  刘湘宾获评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他常说,作为一名航天人,不管做什么,一定要对自己“狠”一点,过几年或是几十年,你一定会感谢那个发狠劲儿的自己。他的话,很好地诠释了大国工匠的自我要求。

  “陕西有7位大国工匠,人数居全国前列。”省职工创新技术协作中心主任贺娟说,“他们中有6位来自制造业企业,是陕西产业工人用匠人之心、铸大国重器的杰出代表。”

  1月13日,由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揭晓了50名入围人选。来自陕西、擅长无人机装配及系统集成工作、在业内被誉为“无人机的隐形翅膀”的王魁元入围。王魁元已两次入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人选。近年来,我省工匠频频入围。

  201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系列新闻专题片《大国工匠》。来自陕西的中国兵器西北工业集团研究院试制分厂的张新停、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李世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马宇等在专题片中展现了他们的“惊天”绝技。

  熟悉张新停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兵器西北工业集团研究院试制分厂,以张新停命名的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内,摆放着一台“小钻床”,旁边放着一篮鸡蛋和鹌鹑蛋。

  张新停有一项绝技:用高速运转的钻床为鹌鹑蛋打孔,且蛋膜不破。蛋膜的厚度比纸张还薄,观看的人都不由地屏住呼吸。凭借对千分之一毫米级精度的把握,张新停制作测量工具的工艺至今是机器没有任何办法取代的。

  2018年,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启动“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

  2021年,陕西2人同时入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分别是徐立平、刘湘宾。他们的事迹在全省产业工人群体中产生巨大反响,并掀起创新钻研的热潮。

  2022年,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的何小虎入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站在领奖台中央,何小虎直抒胸臆:“我曾经磨一个钻头整整磨了一天,为的就是把它磨得更加完美。为把一个零件加工到极致,我调整程序参数上百次。”他的话诠释了一位大国工匠如何倾注匠心匠艺、锤炼绝活绝技,也代表了大国工匠们的心声。

  目前,我省已产生7位大国工匠。他们分别是:“火药雕刻师”徐立平、“弹药精度把关人”张新停、“战机身躯打造师”李世峰、“兵马俑复活师”马宇、“数字化装配领军人”胡洋、“航天妙手”刘湘宾、“火箭心脏的钻刻师”何小虎。

  “我们在推荐大国工匠时,很注重其在行业内引领力、实践力、创新力、攻关力、传承力‘工匠五力’上的表现。”贺娟说。

  1月19日,何小虎在微信里详细回答了张强提出的“针对数控加工不规则零件自动定位找正”的细节问题。

  张强是吉林格致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前不久,何小虎受邀参加吉林省举办的“大国工匠进企业”活动,专程到吉林格致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解决技术难题。

  “大国工匠的铸就并非一朝一夕。陕西搭建了从产业工人到大国工匠的技能成才平台。”省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樊树森说。

  举办技能大赛是陕西各级工会推进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省总工会每年拨付1500余万元支持全省各级工会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以比促学、以赛促练。

  每年全省8万余家单位、500余万名职工在赛场上亮绝活、唱主角、展风采。“竞赛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优先作为各类省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推荐对象。”省总工会经济技术部部长张朝惟说。

  2016年,省总工会首评“三秦工匠”,10人当选。2018年,省委、省政府将“三秦工匠”提升为省级表彰项目,当年20人戴上大红花。2021年,陕西进一步加大“三秦工匠”选树力度,评选名额由20名增加至40名。截至目前,我省已有160名一线优秀产业工人成长为“三秦工匠”。

  大国工匠中有6位出自“三秦工匠”。大国工匠李世峰是一名钣金工,凭借手工打造精密零件。由于常年紧握锤柄,击打时所带来的反震力在他的虎口留下了道道伤痕。他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三秦工匠”“陕西省首席技师”“陕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为让三秦大地产生更多的工匠人才,2022年首届“三秦工匠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拉开序幕。经过层层选拔,160支代表队、478名优秀选手参加决赛。2023年第二届“三秦工匠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项目设置紧扣产业体系升级。比赛项目中,数字控制机床装调维修工项目推动企业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砌筑工项目契合乡村振兴需求。

  近5年,陕西先后举办928个工种(场次)的省级一、二类职业技能大赛,实现行业、产业全覆盖,2513名一线职工通过比赛获得“陕西省技术能手”等荣誉。

  “‘陕西省技术能手’‘三秦工匠’等荣誉是我们为职工评奖晋级的重要依据。”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马国强说。

  陕西国防系统覆盖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等8大行业265家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30余万人,聚集了大量国防科技工业的高端科研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从2018年开始,省国防工会联合省委军民融合办评选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劳动模范。开展评选以来,全省国防系统有275名优秀职工脱颖而出。评选活动成为激励广大职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重要抓手。

  这两天,大国工匠张新停参与集团公司的高层次技能人才增选评审会。“集团增选首席技师,所有评选环节我都会参与打分。”张新停说。

  随着全省快速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下简称“产改”),国企普遍将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纳入薪酬等级。2017年,省委、省政府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动产改工作,陕西国企普遍达成“技高者多得、创新者重奖”的共识。

  以宝钛集团为例,产改为技术工人、专业方面技术人员铺筑学科带头人、核心技术人员、宝钛工匠、技能标兵、技术能手的成长通道。宝钛工匠可以拿到中层正职管理岗年薪,学科带头人年薪等同于高级管理层。

  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人大代表,徐立平呼吁针对“特殊、小众”工种建立行业培训基地,同时提出把“特殊、小众”工种纳入劳动和技能竞赛。很快,西安市挂牌成立“西安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上也举办了“特殊、小众”工种省级劳动和技能竞赛。

  “大国工匠是光环也是压力。”何小虎说,“我现在的心愿是攻读硕士研究生。不为学历,只为提升能力。”“当上大国工匠后不仅要攻克更多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还要承担更多社会事务,同时也需要拓宽知识面。”樊树森说。

  为进一步提升工匠人才本领,省总工会和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举办“陕西省劳模工匠学历提升班”。去年7月,第一批学员毕业。27名学员实现专升本,其中15人获得学士学位。

  在大国工匠事迹的引导下,慢慢的变多的职工群众立足岗位,学技术、搞创新,在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重点产业建设中争相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贡献。

  近日,全国总工会印发《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实施办法(试行)》,计划每年培育200名左右大国工匠,示范引导各地各行业每年积极支持培养1000名左右省部级工匠、5000名左右市级工匠。从个体选树到集中培育,体现了我国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的决心。

  大国工匠是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中坚力量,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大的人才动能。

  陕西有大国工匠7名,人数居全国前列。他们中有6位来自制造业企业,不仅在科学技术创新中迎难而上、勇攀高峰,用实干助力“中国制造”加速迈向“中国创造”,还以厚积薄发精于一技、沉潜躬耕专于一业的精神成为引领产业工人建功立业的一面旗帜。

  在培育大国工匠的过程中,我省以劳动和技能竞赛为抓手,搭建产业工人崭露头角的竞技台;以选树“三秦工匠”为平台,带动形成“三秦工匠”引领,全省各级工匠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高产业工人政治地位、经济待遇,为陕西培养造就了一支技艺精湛的产业工人队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在2024年经济工作的首位。这就迫切地需要我们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中涌现更多的创新人才。

  各级各部门要聚焦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重点工作,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在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重点产业建设中解决“卡脖子”核心技术难题,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贡献;加强完善关心关爱劳模工匠和技能人才的常态化机制,推动落实劳模工匠待遇,提升劳模工匠地位,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在全社会蔚然成风。